蓝藻的危害
1.水中溶解氧的消耗: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水华时,水与空气的交换受阻。一方面抑制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,蓝藻本身产生的氧气无法有效融入水中;另一方面也阻挡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养殖水体,导致养殖水质持续恶化,溶解氧不足,池塘长时间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,从而直接或间接加剧了药害事故的频繁发生。
2.降低生物多样性: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绝对优势种群时,蓝藻的过度增殖加剧了养殖水体通风和光照条件的持续恶化,抑制了养殖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,阻碍了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,使养殖水体中的丝状藻和浮游藻无法合成其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死亡。
3.蓝藻高峰期可引起碱中毒:蓝藻水华发生时,可引起地表水pH值急剧上升,甚至达到9.5以上,从而引起水生动物血液pH值的变化,影响其供氧能力。pH值过高时,可直接腐蚀鳃组织,引起呼吸障碍和窒息;而当pH值升高时,又进一步促进蓝藻的繁殖,从而造成池塘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。
4.蓝藻的过度繁殖加强了氨氮的毒性:蓝藻的恶性繁殖增加了水体的pH值,所以当水体的氨氮值也较高时,氨氮多以分子氨的形式存在,毒性明显增强。
5.蓝藻毒素可引起水生动物中毒:蓝藻大量死亡时,散发出难闻的鱼腥味,消耗大量氧气,分解产生大量毒素。主要有毒蓝藻有鱼腥藻、束状念珠藻和微囊藻。蓝藻毒素主要包括肝毒素、神经毒素等。,可引起水生动物肝脏出血、呼吸衰竭等症状。